基于身份的零信任实践,在灵活、复杂的移动场景下也更能体现其优势,安全能力的构建相较于在已经较为成熟的内部IT环境,阻力也更小。
标签:BYOD, 奇安信, 最佳实践场景, 零信任EMM首先要实现的是DLP的核心安全能力;然后是BYOD更广泛的安全需求;最后还要实现将移动设备、应用、数据、文档、邮件等业务资源的使用,与用户身份、安全状态、访问策略联动起来。从全局的视野来动态管理,而不仅仅是处理单点的安全需求。
标签:BYOD, 指掌易, 移动办公安全, 虚拟安全域最关键的是,将数据一直保存在安全防护相对严密的服务器端,而安全防护措施较弱的个人终端,则充当显示器的角色,无法存储也不能存储企业的数据。
标签:BYOD, 数据安全, 谐桐科技某些安全公司总试图指出企业的安全措施缺陷,并哄骗企业去购买那些可能永远用不上的服务。这导致许多公司忽视了一些更明显的安全风险。
标签:BYOD, 企业安全, 安全风险黑客一直乐于发掘攻击企业的新方法,移动设备已成为他们最不费力的一条路径。Zimperium首席产品官约翰·米克尔森,分享了BYOD项目想要成功挫败网络攻击的“7个务必”。
标签:BYOD, 安全漏洞, 恶意app, 移动安全几年前,攻击者就曾在超过55个不同应用中成功植入了一款非常非常流行的恶意软件包——“卓梦”(Droid Dream,安卓老病毒)。这种方法对个人智能手机非常有效。
标签:APP克隆, BYOD不论是面向消费者还是针对企业的杀毒软件,在将来的许多年里,仍将继续使用基于签名特征库的运行机制。但是基于异常的恶意软件检测组件将会成为有能力的杀毒软件开发者产品中更好的组件。
标签:BYOD, 终端安全接近40%参与调查者在一年中访问应用程序时要输入超过4000次密码,累积耗费时间约为24小时。50%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只有最多5个网络账户,而实际上37%的人每年在网上新建超过50个账户。
标签:BYOD, 密码Android由于恶意软件泛滥,操作系统碎片化,不但对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让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实施BYOD时非常头疼,但是新的Android安全框架有望扭转这一现状。
标签:Android安全, Android权限管理, ASM, BYOD, LBEDropbox已经收购了帮助企业员工安全访问公司机密内容的创业公司MobileSpan。自2013年以来,Dropbox一直专注于让Dropbox For Business产品变得对大企业足够的安全。MobileSpan对自带设备办公(BYOD)趋势的了解,将有助于Dropbox推动这一努力。
标签:BYOD, 安全管理, 移动安全最近有国外的用户发现了iOS 7系统中关于该项功能的一个大漏洞,可以在绕过密码的前提下直接关闭“查找我的iPhone”功能,甚至还能彻底还原手机数据。这个漏洞直接导致了iCloud账户的安全措施形同虚设。
标签:BYOD, iOS, iOS7, 苹果随着越来越多的员工携带自己的设备到工作场所,移动数据丢失相关的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IT部门应该部署以下五大措施来在移动环境中保护企业信息。
标签:BYOD, DLP, 移动安全2014年网络安全重点是移动安全,移动安全重点是BYOD(员工设备),BYOD的重点是无孔不入的Android恶意软件。但是大品牌Android手机和平板电脑出厂就“预置”恶意软件,这一点确实有点雷人。
标签:Android恶意软件, BYOD, 移动安全92%的Android应用都采用了不安全的通讯协议,60%的应用与黑名单列表中的网站通讯,20%的应用在用户不知情或未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加载远程或者本地应用。
标签:Android恶意软件, BYOD, BYOD安全, 移动安全随着移动信息化运营经验的增多和产业界研究的深入,用户对移动安全的风险认识更加充分,2014年移动安全领域将呈现七大发展趋势。
标签:BYOD, BYOD安全, 移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