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数据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利用Facebook数据针对选民的丑闻激起了全球网民的愤怒。但利用社交网络数据竞选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奥巴马早在2008年就广泛利用社交网络助选,并在2012年竞选连任时升级到了“微目标锁定”的程度。
这家为特朗普效力的英国咨询公司非法收集5000万Facebook用户数据的做法,引发了有关政客和市场营销人员如何利用此类个人信息的热烈讨论。
但身处热议风暴中心的Cambridge Analytica却强调,利用网上收集的数据精确锁定选民的公司绝不止它一家。
这家英国公司在推特上辩称,奥巴马的2008年竞选就是数据驱动的,他2012年的竞选更是首开“微目标锁定”先河,对民众的讲话完全针对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Cambridge Analytica丑闻中,一名学术研究员被指控利用Facebook性格调查问卷不经用户同意就收集大量个人数据,并将之传输给该公司分析利用。前奥巴马团队成员激烈驳斥将奥巴马竞选与该公司丑闻相提并论的做法。
奥巴马2008微目标锁定团队负责人迈克尔·西蒙对该公司回应道:“你们怎么能这样!”
我们没有非法盗取选民的Facebook个人数据。OFA(奥巴马两大竞选团队之一)志愿征求了成千上万选民的意见。我们没有为我们的开创性工作作出任何盗窃行为。
2012奥巴马竞选团队成员之一的杰里米·伯德呼应了西蒙的感情宣泄,警告道:“别拿奥巴马竞选来为你们自己的非法勾当洗地。”
但尽管Cambridge Analytica的数据收集方法饱受争议,其背后的目的——利用社交媒体把脉选民思想并找出可被说服的选民对象,却是奥巴马和特朗普竞选都必须承认的。
所谓微目标锁定,是从市场营销界借用过来的技术,基本就是潜移默化选民思想,鼓动选民为自己站台。
微目标锁定比互联网出现得早得多,早在1976年的大选中就有应用。
每个使用社交媒体的用户都要一定程度上共享自己的部分个人信息,虽然他们自己或许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信息会被怎么利用。
能够微目标锁定选民到知道他们阅读的杂志和关注的问题的程度,无疑会给竞选者带来一定优势。
特朗普竞选团队在这方面运作得很成功。他们通过社交媒体锁定了有可能争取到的一些看起来不太主流的地区,密报给共和党,最终赢下选举。
联邦选举委员会(FEC)放出的文档显示,特朗普新任命的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也聘用过 Cambridge Analytica 为其支持共和党国会候选人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 Super PAC )筹资组进行数据分析工作。
正视问题
我们目前尚不清楚的是,2016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有没有被该社交媒体数据分析术所操纵。
不仅仅是政治领域,其他各种各样的商业营销领域里,社交媒体数据都是非常非常有用的。收集到的数据很可能对特朗普赢得大选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过,至于有没有改变大选结果,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答案。只能说,确实有人因为这些数据而受到了影响。
专家同时强调,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特朗普,都没有违反任何隐私数据保护法,甚至Facebook的内部规则都没违反一条——Facebook的内部规则在2015年还经过了强化,防止开发人员在没经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收集用户数据。
对个人数据不当使用的担忧并非现在才有。
问题在于,一旦有人窃取或购买了Facebook的数据,这些数据就不继续在Facebook及其用户的掌控之下了。就算是Facebook自身也无法再追踪第三方、第四方共享的那些数据。
2012奥巴马竞选首席科学家拉伊德·贾尼就呼吁,应该让用户知晓自己的个人信息在何时以何种方法被收集。
公众应该知道自己的哪些信息被收集了,知道这些信息被用来干什么,被共享/卖给了谁。
我们得敦促公司企业拿出通俗易懂的隐私策略,而且要以大字体提示用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