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连载 | 零日漏洞:震网病毒全揭秘(7)
作者: 日期:2015年09月18日 阅:4,867

640.webp用于和平目的的原子能与用于武器的原子能本就是一对连体双胞胎……

第三章 纳坦兹(接上)

这是一个安静的日子,奥利•海诺尼(Olli Heinonen)正在维也纳多瑙河畔的IAEA总部办公,传来了贾法萨德在发布会上发布的消息。八月是欧洲的传统“度假时间”,维也纳也不例外。海诺尼的老板、IAEA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正在埃及休假,其他同事也大多不在家。所以,海诺尼,这个五十出头、戴一副金属边框眼镜、长着娃娃脸和棕红色头发的芬兰男人,收到这条消息时身边没有任何人可以商量。海诺尼是IAEA安全监视B部部长,接手伊朗这摊事才刚刚三个月。之前几年,他一直负责北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监视工作。这次牵头伊朗方面事务,算是重返“故土”,因为他在1992至1995年也是在IAEA伊朗核查团队工作。办公室地上铺的波斯地毯,见证着那段时期的记忆。

640.webp (10)

奥利•海诺尼

海诺尼1983年从芬兰一家原子能研究所来到IAEA工作,已成为一名资深核设施核查专家。他拥有赫尔辛基大学放射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比IAEA早期较少接受科学训练的核查人员相比,在学科知识方面具有更高水准。他还以强大自信和坚定信念著称,这给了那些被核查的国家一个明确的态度:“别想糊弄我”。

当收到来自贾法萨德的消息时,他为其中包含细节的丰富程度感到吃惊。海诺尼已经等待类似消息很久了。和他的同行ISIS一样,他很快开始怀疑,纳坦兹的设施并非燃料生产厂,而是铀浓缩设施。两年前,来自政府内部人士告诉他,伊朗在80年代时就曾想办法从欧洲购买用于制造铀浓缩离心机的部件。据此,海诺尼一直怀疑伊朗在境内某个地方,藏着秘密的铀浓缩设施。但他根本不知道在哪儿,而且IAEA在没有情报根据的情况下也不能对伊朗人说三道四。自从1992年某国情报机构告诉IAEA“伊朗正在设法取得非法核装备”但却没有提供任何细节开始,IAEA一直以来都对来自政府方面的情报持谨慎态度。那一次,IAEA根据情报找到伊朗方面,但伊朗人矢口否认并带核查人员到核设施去现场核查。核查人员什么都没找到,只要悻悻离开。

然而,这次的揭秘有所不同。揭秘是公开进行的,所以海诺尼不必隐藏情报来源,内容包括丰富的细节、设施的名称和地点。这意味着IAEA可以独立证实这些目标的存在,并据此要求伊朗方面将它们向核查人员开放。

海诺尼拿起电话,拨通了远在埃及的老板。老板同意他给伊朗方面负责与IAEA联络的阿里•阿克巴尔•萨利希(Ali Akhbar Salehi),让他为伊朗在纳坦兹的行为做出解释。萨利希对信中无处不在的责备口吻非常愤怒,回应说IAEA无权根据一个未经验证的声明就来质问伊朗,况且这个声明是由一个知名恐怖组织发布的。伊朗副总统、原子能组织负责人霍拉姆•雷萨•阿扎加德(Gholam Reza Aghazadeh)告诉IAEA,伊朗不是要向国际社会隐瞒纳坦兹的核设施,只是想过一段时间再报告。请IAEA保持耐心,一切很快就会对外公开。到目前为止,他还只是在说,伊朗计划在未来20年间再多建造几座核电站,所以需要足够多的核燃料。他没有讲明纳坦兹的设施到底是不是生产这些原料的铀浓缩工厂,但似乎有这方面的意思。

IAEA继续向伊朗施压,要求立即向核查人员开放核设施。经过讨价还价,伊朗官员非常不情愿的同意,核查工作从十月的某天开始。等到了日子,IAEA的核查人员正要进驻时,伊朗方面又说暂时还没准备好。经过商议,又把开始核查的时间定到了12月。结果,到了12月伊朗方面故伎重演。海诺尼怀疑,伊朗方面正在为掩盖证据拖延时间。

后来,ISIS奥尔布赖特这边也知道了伊朗方面的拖延战术。他决定,将手上的纳坦兹卫星图像交给媒体曝光,以此向伊朗政府施压,促其对核查人员开放。媒体公布卫星图像后,伊朗方面断然否认。它的理由,一是这是反政府组织发布的声明,完全是为了政治目的;二是CNN发布的那些所谓秘密地点照片上光秃秃一片,什么都没有。为此,CNN于12月12日专门制作了一个专题片,用ISIS提供的高清卫星图像做参考,宣称“伊朗据信正在纳坦兹建造一个铀浓缩设施,而这个设施可能是为核武器提供非法核裂变原料的”。伊朗驻美国大使否认伊朗有制造核武器的计划,并对CNN说:“你们手上所有的卫星图像”上显示的,都是一处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能项目,而根本不是什么核武器项目。

不论怎样,卫星图像的公布还是起到了预期的效果:CNN专题片播出后,伊朗官员承诺,将于2月开始迎接IAEA的核查。

虽然,纳坦兹核设施是新的,但是,这背后积淀着伊朗对核活动的40多年经营。伊朗核活动源于前国王穆罕穆德•礼萨•巴列维(Mohammad Reza Pahlavi)执政时期,那时,美国和西方国家都十分支持伊朗发展核力量的愿望。

伊朗于1957年开始了公开的核活动,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美国在日本投下第一颗原子弹已经过去10多年了。那个时期,很多国家都在争先恐后的加入美国建立的“排他性核俱乐部”。为了引导这些国家的核野心,艾森豪威尔政府出台了一个“和平核计划”的项目,该项目的内涵是,如果一国仅将核能用于和平目的,就将得到发展核力量的技术支持。作为项目的一部分,伊朗与美国签订了一份协议,将在美方帮助下在德黑兰大学建造一个研究性的轻水反应堆。美国答应向伊朗提供高纯度铀作为反应堆的燃料。

但尽管美国想方设法限制核武器的发展,还是有4个国家在二战后陆续踏过了核武器的门槛,它们分别是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为了遏制这种疯狂扩散的势头,国际社会于60年代签署了一份《核不扩散条约》,一方面防止更多国家发展核武器,另一方面削减有核国家的核武器数量。

条约将世界分成了有核国家和无核国家两种。它还规定,如果无核国家承诺放弃发展核武器,并同意IAEA对核设施进行定期核查、以确保用于民用项目的核原料和装备没有挪用于制造武器,那么,有核国家就将帮助其发展民用核项目。这种安排的最大问题,在于民用核项目中的很多组件和设备都可以同时用于核武器制造,这样一来,很难对一个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管。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汉尼斯•阿尔文(Hannes Alfvén)所言,“用于和平目的的原子能与用于武器的原子能本就是一对连体双胞胎。”(待续)

译者:李云凡

 

关键词:

申明:本文系厂商投稿收录,所涉观点不代表安全牛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