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监测,今年上半年,新增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超过了36.7万,虽然恶意程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绝对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其中,传播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网站域名811个,存在移动恶意程序的应用商店大于300家。
标签:Android恶意软件, 个人信息安全, 恶意软件, 移动安全, 隐私保护中国日报网8月17 日电,据俄罗斯媒体8月17日报道, 据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报道,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出访乌克兰、荷兰和美国就马航客机空难事件谈判期间手机电话被黑客攻击。
标签:个人信息安全, 恶意软件, 移动安全, 网络战争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近日被台媒曝光偷传用户资料至北京服务器的小米,日前紧急发布“升级包”弥补漏洞,但有网民再次反映,升级后的小米手机,不少服务仍自动连线至北京。
标签:个人信息安全, 小米手机, 移动安全, 隐私保护在传统的七夕佳节,一款叫做“××神器”的“超级手机病毒”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引发了不小恐慌。昨日,该手机病毒的始作俑者在深圳被抓获,令人诧异的是,嫌疑人李某是中南大学软件系19岁的大一学生,动机并非牟利,仅仅为炫耀技术。
标签:Android恶意软件, 移动安全本站前一段时间报道过针对安卓系统的赎金木马。 当时, 此木马主要是针对俄语用户。 现在, 这个木马出现了新的变种, 开始针对英语用户, 并且比上一个版本更加难以清除
标签:Android恶意软件, 移动安全, 赎金木马7月30日,研究人员称,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存在漏洞,网络犯罪分子可利用此漏洞窃取Android移动设备使用者的个人信息。
标签:Android恶意软件, 安全漏洞, 移动安全手机网民规模突破5.27亿,手机安全成为安全厂商日益关注的问题。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发布了《2014年上半年手机安全报告》。
标签:个人信息安全, 二维码, 移动安全, 隐私保护Ponemon研究所一项新的问卷调查发现,安全厂商炒作安全威胁以使得用户对其安全平台产生兴趣的做法,最终可能会长久地损害自己的声誉,夸大的做法也可能会令企业作出令人失望的科技投资。调查报告指,一味的浮夸可能会令客户购入一些令人失望的技术。
标签:APT, WEB安全, 个人信息安全, 移动安全一位红米Note手机用户测试后发现, 在关闭小米账号和小米云服务等需要连接小米服务器的功能之后,手机仍然在悄悄连接北京服务器。
标签:后门, 小米手机, 移动安全随着网络安全事故和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频发,大多数读者都已经开始注意个人信息安全防护和安全意识方面的加强,但遗憾的是,目前大众中依然存在很多以讹传讹的信息安全误区,这些错误观点在网络社区和用户之间口口相传,却很少有专家站出来纠正,以下安全牛为大家整理了五个有代表性的安全误区:
标签:个人信息安全, 安全意识, 移动安全根据电子前线基金(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EFF)的研究表明, 移动设备可能暴露用户的位置历史信息。 在休眠状态下也不例外。 对于较新的安卓系统设备, 尤其是Android 3.1 “Honeycomb”及以后的版本更是需要特别注意。
标签:个人信息安全, 安全漏洞, 数据泄漏, 移动安全谷歌一直以来都想摈弃密码,这次在谷歌I/O会议上,谷歌开始出招对付密码。 在Android和Chromecast分别推出了无密码登录。 尽管这些方法都不能彻底废除密码,但很容易看到采用附加安全层的做法可能蔓延到其他应用程序和服务。
标签:个人信息安全, 密码, 移动安全IBM的研究人员发现,大约有86%的Android手机中都存在一个漏洞。黑客可能借此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包括银行服务和虚拟专用网络(VPN)的密钥,以及用于解锁设备的PIN码或图形。
标签:Android安全, 移动安全迈克菲实验室今日发布了《迈克菲实验室威胁报告(2014 年 6月)》,揭示了利用合法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流行度、功能以及漏洞实施攻击的恶意软件伎俩,突出强调了移动应用程序开发人员需要对其应用程序安全性保持更高的警惕,警示用户在授予权限时务必加倍小心.
标签:安全APP, 恶意软件, 移动安全, 隐私保护据一项McAfee的调查显示,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商店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流行克隆应用已成为了传播恶意软件的新手段。用户应该注意验证应用程序供应商的合法性以及应用需要设备的权限。此外,即使是官方应用商店中验证开发商提供的应用也存在安全机制的缺陷。
标签:Android恶意软件, 安全报告, 移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