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网络安全行业非常关注的一本书在亚马逊公开上架发售,那就是三届普利策奖得主和《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巴顿·盖尔曼采访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的新书:《黑镜》,再次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对全球社交图谱的监控和分析“黑科技”。
标签:《黑镜》, NSA, 斯诺登斯诺登眼中的OpenStack,是个人可以拥有并控制的私有基础设施,可以塑造大家构建的基础。斯诺登对OpenStack的期望是,它将使人们能导引互联网走向更开放的未来。
标签:OpenStack, 开源, 斯诺登, 美国陆军网络学校非正常行为会触发警报,盒子上嵌入的一小块屏幕也会显示消息更新。为保证没有任何信号漏网,盒子还可以装上“秒杀开关”,一按就断绝手机电源。
标签:内省引擎, 安全产品, 斯诺登主持人认为,美国民众根本不在乎国家安全局的监视,尤其是对国外的监控。接着奥利弗把去年苹果手机泄露好莱坞女星艳照一事与斯诺登泄露的文档相比较,说美国人更为关心国家安全局如何处理“下体照片”。
标签:HBO, 斯诺登最近一项全球调查发现,大多数人(60%)都听说过爱德华•斯诺登,但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切实采取行动保护在线隐私和信息安全,其中印度、墨西哥和中国人触动最大。
标签:安全意识, 斯诺登目前我能提供的只是我的文字。我是一名情报机构的高级政府雇员,希望你能理解与你联系是一件高度冒险的事,而且在我吐出更多信息之前,你将同意下面的预防措施,这可不是在浪费你的时间。
标签:斯诺登, 第四公民据国外媒体报道,爱德华·斯诺登今天被New Yorker Festival采访时表示,那些在意自己隐私的人,应该远离大众互联网服务,如Dropbox、Facebook和谷歌等。
标签:个人信息安全, 斯诺登, 隐私保护据外媒10月10日报道,爱德华斯诺登再度爆料,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最高级别的“核心机密”行动,称NSA在中国、德国、韩国等多个国家派驻间谍,并通过“物理破坏”手段损毁、入侵网络设备。
标签:NSA, 斯诺登, 网络战争, 黑客斯诺登泄露的文档够全世界的新闻媒体连续报道42年,因此,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任何时候在任何媒体上看到关于斯诺登的报道,都不要感到厌烦,因为,总是有一些蛛丝马迹的“Untold Story”在那里,可能会影响国家、企业,甚至你我的命运。
标签:斯诺登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前签约公司雇员斯诺登继续爆料:美国正在研发的一项网络安全工具“怪物大脑”(MonsterMind)不仅能识别、追踪和阻止潜在的计算机攻击来源,还能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动反击。
标签:NSA, 斯诺登, 网络战争斯诺登透露2013年他还在为NSA工作时,被美国情报官员告知NSA的黑客(TAO部队)才是叙利亚2012年11月29日全国断网事件的肇事者。
标签:NSA, TAO, 叙利亚, 斯诺登CNN报道称,据美国政府官员透露,继爱德华·斯诺登之后,已经有一个新的“举报人”在开始泄露国家安全文档。隐喻的确凿证据表明,其截取了美国恐怖嫌犯数据库中的报告。鉴于斯诺登已经离开了美国,此事显然有新的泄密者参与其中。
标签:NSA, 数据泄漏, 斯诺登, 网络战争电子前哨基金会(EFF)在纽约举行的 HOPE X (Hackers on Planet Earth) 大会上宣布发起开放无线路由器项目,并呼吁黑客社区帮组他们完成这一项目。开放无线路由器具有现有路由器所没有的功能,比如你可以在路由器上同时设置加密和开放无线网络,开放网络向来访 的客人或过路人开放互联网访问,同时保留加密的WPA2网络供自己家人和朋友同事使用;你还可以对开放网络设置带宽限制,避免流量超出限额。
标签:wifi安全, 个人信息安全, 斯诺登, 隐私保护“棱镜门”事件后, 人们关于软件植入后门的日益关注, 其实, 植入后门这种手法黑客很早就在使用了。 最近, InfoWorld为大家总结了史上最著名的12个后门植入案例:
标签:NSA, 后门, 安全漏洞, 斯诺登美国《华盛顿邮报》在经过4个月的调查后发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在进行数字窃听时,瞄准的对象中普通互联网用户远远多于合法的外国嫌疑目标。这些普通互联网用户既包括美国公民,也包括非美国公民。
标签:NSA, 个人信息安全, 斯诺登, 隐私保护美国国安局(NSA),成为斯诺登棱镜门丑闻的主角。日前,国安局发布了第一份透明报告,承认其中的一个监听计划,监控了近九万个机构和个人。
标签:NSA, 个人信息安全, 斯诺登在一份论述其收集公民互联网使用信息的法律依据的文件中,英国政府强调说,自己有权利截取Facebook、谷歌(Google)和Twitter等基于美国或境外其他国家的服务平台上的通讯信息,即使通讯者在境内。
标签:个人信息安全, 斯诺登, 隐私保护“TURBINE”包括多个有针对性的监听操作,其中QUANTUMHAND最引人注目。据称,这种监听技术可以通过Facebook进入全球的电脑。
标签:NSA, TURBINE, 斯诺登“斯诺登事件”之所以令全球舆论惶恐和哗然,不仅在于普通公民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遭泄露,更在于网络空间风险给一个国家利益安全带来实质性挑战。“斯诺登事件”之后,世界各国也纷纷陷入由此引发的思考之中,一些国家还竞相掀起新一轮网络安全“保卫战”,切实加强本国网络空间安全。
标签:NSA, 斯诺登近日,在查阅斯诺登泄密文档后,新闻网站Intercept爆料称NSA和英国情报机构GCHQ不但监控维基解密和海盗湾网站,还监控这些网站的访客。
标签:NSA, 斯诺登, 维基解密斯诺登仅仅使用了一种常见的、廉价的软件工具——web爬虫,来“搜刮”NSA的内部网络,甚至在受到情报官员问询的时候,这些小爬虫从未停止抓取机密信息。
标签:NSA, 斯诺登日英国卫报再次爆料,称根据斯诺登泄露的文档,“疯狂的小鸟”这样的智能手机软件(APP)是NSA和英国情报机构GCHQ收集个人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标签:GCHQ, NSA, 斯诺登随着施密特和斯诺登不约而同地放出猛料,人们对NSA全球监控事件的关注点已经转向行业间谍或者经济间谍领域——NSA是否也扮演着经济间谍的角色?谁才是全球行业间谍之王?
标签:NSA, 斯诺登, 谷歌德国《明镜》周刊近日曝光的另一份文档显示,NSA的的间谍软件已成功攻破了苹果公司的所有产品,且向iOS设备植入间谍软件的成功率为100%。
标签:DROPOUTJEEP, NSA, 斯诺登, 苹果, 间谍后门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最近的公开讲话中尴尬地指责斯诺登“给美国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但是互联网之父昨日在接受BBC电台采访时力挺斯诺登,声称棱镜监控项目被曝光帮了全世界的忙。
标签:NSA, Tim Berners-Lee, 斯诺登华盛顿邮报今年9月份曾经根据斯诺登泄露的信息报道过NSA的黑客攻击部门TAO,近日TAO的黑客部队的“战绩”也被斯诺登曝光。
标签:CNE, NSA, TAO, 斯诺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