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纹”身份验证系统 超越人脸识别和声纹识别
作者: 日期:2018年04月04日 阅:3,859

Aerendir创始人马丁·齐齐 (Martin Zizi)开发了一套身份验证系统,靠分析人类手部神经系统发出的信号来识别用户身份。

作为一名神经生理学家,齐齐宣称,该新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几乎不可伪造或破解。该系统使用人类神经系统作为身份验证方法,将大脑传达到手部的神经传导信号传输到智能手机的传感器上。这些传感器会从手部肌肉的细微颤动模式中抽取出独一无二的特征。用户手持设备3-4秒钟,分析算法就验证其身份了。

齐齐将该身份验证技术命名为“神经纹(Neuroprint)”,在其创立的Aerendir公司发售。

这就像是通过手掌扫描大脑一样。运用普通手机上的运动传感器,比如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就可以测量振动。不是运动,而是振动,那些你看不见的,发自肌肉的细微颤动。

生物特征哪家强

“神经纹”比声纹、人脸、指纹或虹膜生物特征系统更安全,因为后面这些生物特征都可复制可记录,且一旦被黑或被盗,是无法替换的。

人脸识别被骗过很正常,因为该识别机制基于生理生活信号而非特征。一些现有应用,比如 Windows 10 Hello 人类身份验证系统就能被一张照片给骗过。

指纹识别也会被黑,弄个匹配传感器中所存指纹模板的假指纹就行。密歇根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在运用了计算机仿真模拟的一项研究中就已证明过。

声纹识别一样脆弱。百度的科学家们宣称,只需几秒钟的音频样本,百度的神经网络就能克隆出某人的声音。

生物特征识别背后的技术越来越复杂,但用来破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比如实时面部表情传递就模糊了复制品和真人之间的界限。

脑部信号则给黑客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成立Aerendir之前,齐齐是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神经生理学教授,15年的神经生理学研究和任教时光让他对神经生理特征应用颇有心得。

基于人类大脑的加密,意味着除非是用户亲身接触设备,或者有什么神奇的装置能够扫描用户大脑,否则谁都不能解密。

而且,其他形式的生物特征还能从云端加以破解,因为生理特征信息存储在云端,信号也是发到云端进行匹配。

“神经纹”无需在设备外部建立任何数字特征数据库。计算匹配过程就在需要用户手部解锁的设备上存着,且其测量的信号每个人都是唯一的——没有哪个人的脑波会跟别人一样。

老实说,能让人控制自身隐私的办法也就这一个了,因为这里面没有丝毫信息传输的风险。

“神经纹”开发

最开始这一技术是要应用到汽车行业的,毕竟汽车行业里触发安全气囊的传感器的速度可是能决定乘客生死的。不过后来该技术应用成本下降,智能手机上也能用了。

齐齐为自己的技术申请了专利,目前市面上尚无同等系统。目前他在此技术上握有4个专利,还有17个待批。

最明显的早期用例就是手机解锁功能,潜在应用则从网上银行到解锁IoT设备都有。

未来该神经纹技术甚至能被集成到汽车座椅里,让驾驶员可以用自己臀大肌发送的神经传导信号来启动车辆。

齐齐曾半开玩笑的说过,可能仅需1分钟,他就能完成验证身份启动汽车的过程。

你屁股在汽车座椅上坐得够久,我就能把它转化为一段非常有用的信息。

 

申明:本文系厂商投稿收录,所涉观点不代表安全牛立场!


相关文章